引言:
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,并对韩国和日本的茶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在当代,韩、日的茶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也有积极的影响。本文将比较中韩日茶道文化,包括茶道精神、茶艺传承以及茶道影响等方面。
1. 茶道精神
中国茶道精神源于陆羽《茶经》的“俭”思想、
韩国茶道精神以新罗统一初期的高僧元晓大师的和静思想为源头,中经高丽时期的文人李行、权近、郑梦周、李崇仁之发展,尤其以李奎报集大成。最后在朝鲜李朝时期高僧西山大师、丁若镛、崔怡、金正喜、草衣禅师那里得到完整的体现。元晓的和静思想是韩国茶道精神的根源,李奎报把高丽时期的茶道精神归结为清和、清虚和禅茶一味。最后由草衣禅师集韩国茶道精神之大成,倡导“中正”精神。总的来说,韩国的茶道精神即“敬、礼、和、静、清、玄、禅、中正”,其中融合了儒道释的思想,而敬、礼、和、清、中正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。
日本茶道精神源于禅茶一味,以“一期一会”和“和、敬、清、寂”为根本。“一期一会”是佛教无常思想的体现,而“清、寂”有着浓厚的佛教意味。日本的茶道精神可归结为禅。
2. 茶艺传承
中国是茶艺的发源地,中华茶艺先后形成了煎茶茶艺、点茶茶艺和泡茶茶艺三类形式。煎茶茶艺在平安时期传入日本,在新罗统一时期传入韩国,但煎茶茶艺在中韩日三国都已绝迹。点茶茶艺在高丽前期就传入韩国,在镰仓时期传入日本,是韩国茶艺、日本抹茶道茶艺的基本形式。泡茶茶艺在朝鲜李朝前期传入韩国,在江户时期传入日本,也成为韩国茶艺、日本煎茶道茶艺的基本形式。自明代中期以来,中国仅流行包括壶泡法茶艺、撮泡茶艺和工夫茶艺在内的泡茶茶艺,煎茶、点茶茶艺消亡。但煎茶、点茶茶艺的某些方面仍保留在韩国。